2019-8-14 19:51
宅~有何不可
10天內美國3次插手,普京還擊乾脆利落
原標題:10天內美國3次插手,普京還擊乾脆利落
俄羅斯這幾天不太平。
13日,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瞭簡化向俄羅斯公民發放護照手續的法案,跟俄羅斯總統普京正面剛。
10日,莫斯科的大規模遊行已持續瞭四個週末,根據俄羅斯內務部的統計,當天參加遊行的人數?2萬左右。
同一天,普京騎著“挎鬥”摩托車亮相剋裏米亞車展,隨後遭到美烏的抗議。
長安街知事註意到,三件事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。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4日表示,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介入瞭3日未經許可的集會活動。針對烏克蘭新法案,俄方直言,美英是這一事件的主要幕後推手。而面對外部挑釁,普京的還擊乾脆利落。
[img]http://img.sina.com/spider20190814/188/w640h348/20190814/84c4-ichcymv1214187.jpg[/img]
叫板俄羅斯
有樣學樣!烏克蘭新法案不僅回應瞭俄羅斯此前的做法,而且具有強烈的挑釁意味。
今年4月,普京簽署命令,規定在烏克蘭東部自行成立的“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”和“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”範圍內的烏克蘭常住居民可通過簡化程序獲得俄國籍。
普京表示,此舉是出於“人道主義考慮”,並不想?烏克蘭添麻煩。
[img]http://img.sina.com/spider20190814/194/w640h354/20190814/4d86-ichcymv1214546.jpg[/img]
據塔斯社報道,此次烏方在一份獨立的聲明中強調,新法案針對因“政治原因受到迫害”而放棄俄羅斯國籍的人。
澤連斯基隨後還喊話俄羅斯,稱與烏克蘭人對話時不要使用帶有威脅意味的語言。
突然多普京如此強硬,澤連斯基的做法並不簡單。
俄羅斯國傢杜馬(議會下院)主席沃羅金13日表示,俄羅斯強烈反對烏克蘭新法案,那些違反瞭俄羅斯法律卻想要通過“政治避難”的方式來逃避法律制裁的人,等待他們的不會有好下場。
在沃羅金看來,烏克蘭方面的這一行動並不是烏方的初衷,而是美國和英國因?接收成本太高,因此鼓動烏克蘭來接收這些人,美英是這一事件的主要幕後推手。
介入示威遊行
不光是鼓動烏克蘭,美國已經把手伸到瞭俄羅斯國內。
據“今日俄羅斯”10日報道,非政府組織“White Counter”稱,當天有49900名示威者前往莫斯科薩哈羅夫大街參加合法遊行,要求選舉自由,抗議警方拘捕反對派領導人。根據俄羅斯內務部的統計,當天參加遊行的人數?2萬左右。
知事註意到,莫斯科的大規模遊行已經持續瞭四個週末,一系列抗議行動,是自2011年至2012年以後,俄羅斯出現的最大抗議浪潮。
[img]http://img.sina.com/spider20190814/250/w600h450/20190814/107e-ichcymv1215007.jpg[/img]
10日的遊行的第一階段獲得瞭官方的允許,但部分示威者在反對派組織的攛掇下,前往其他地方進行第二階段的非法遊行。最終俄羅斯警察出手瞭,一共拘留瞭136名非法示威者。
示威遊行者很是囂張,俄羅斯內務部曾收到通知稱,包括反對派領袖柳波夫·索博爾在內的示威者,將會在集會上對官方進行挑釁。
俄羅斯拿出瞭證據,直接點名美國介入瞭莫斯科的遊行。
除瞭俄外交部的表態,俄羅斯聯邦委員會(議會上院)捍衛國傢主權和防止幹涉臨時委員會主席安德烈·克利莫夫8日也表示,俄方已掌握事實,證明境外勢力利用視頻網站等計算機信息技術,操縱俄羅斯公民於10日在莫斯科薩哈羅夫大街舉行遊行示威活動。
[img]http://img.sina.com/spider20190814/267/w640h427/20190814/5d0c-ichcymv1215619.jpg[/img]
該出手時就出手!俄羅斯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13日表示,支持莫斯科警方採取行動堅決制止社會騷亂。
塔斯社援引佩斯科夫的話報道說,克裡姆林宮認?權力機關工作人員絕不應過度使用暴力,但執法者採取行動堅決制止社會騷亂的做法是正確的。
抗議很愚蠢
美國挑事兒很會挑時候。
9日對於普京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。20年前的1999年8月9日,普京被俄前總統葉利欽選中,成?他的接班人。
在普京執政20週年前後密集搞事兒,美國可謂用心叵測。
不過,普京似乎沒有被這些事情影響瞭心情。10,普京以特殊的方式出現在克裡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出席第11屆“巴比倫陰影”國際車展上。
當天,67歲的普京穿著皮衣,駕駛著烏拉爾“挎鬥”摩托車,載著克裡米亞地區行政長官謝爾蓋·阿克肖諾夫,以及塞瓦斯托波爾臨時州長拉紮耶夫,車後還插著一面碩大的俄羅斯國旗。
[img]http://img.sina.com/spider20190814/267/w640h427/20190814/ae82-ichcymv1216127.jpg[/img]
現場摩托車轟鳴,支持者歡呼,通過國際媒體強化瞭一個認知:“硬漢”普京。
射擊、打獵、空手道黑帶、開飛機、駕潛艇,上天入海,普京用這些特殊的技能傳遞瞭一個信號:不要輕易挑釁俄羅斯。
不過,對於普京亮相剋裏米亞車展,烏克蘭外交部和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齊聲抗議。
對此,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國務委員會議員甘紮拉評論稱,抗議看起來很愚蠢,如空氣般沒有意義的攻擊。
俄羅斯《共青團真理報》13日援引甘紮拉的話報道稱,烏克蘭和美國對普京訪問克裡米亞的抗議言論,是沒有意義的攻擊。正如克裡米亞一直強調的,這是俄羅斯內部事務。